殺菌劑使用事項您知道嗎?
我們都知道,在種植農作物時,難免會出現害蟲,農藥殺菌劑是種植農作物中不可缺少的藥劑之一,那么當我們在使用農藥殺菌劑過程中,需要注意哪些使用事項呢?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?
農藥殺菌劑
一、合理配置濃度
使用殺菌劑噴霧時,配置濃度一定要嚴格按照“使用說明書”操作,不可隨意加大或縮小。如果濃度過高就較易造成藥害,而濃度過低則達不到用藥防治病害的效果。
二、選準噴施時間
噴藥時間過早會造成浪費,且降低防治效果。噴藥時間過遲雖“亡羊補牢”但結果“事倍功半”。殺菌劑的用藥時間一般掌握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為佳。
三、掌握用藥次數
殺菌劑的噴藥次數主要是根據藥劑殘效期的長短和氣象條件來確定。一般每隔10~15天噴一次,共噴2~3次。遇特殊情況,如施藥后遇雨,應及時補噴一次。
四、藥量適宜
用藥數量要適宜,用藥過多一方面會增大成本,另一方面還較易造成藥害。用藥過少達不到防治目的。
五、高質量噴霧
噴藥時要求霧點細密,噴藥均勻,要噴遍植株莖干和葉片正反面,力求做到不漏噴。
六、嚴格防止藥害
殺菌劑造成藥害有多種原因,首先一般水溶性較強的藥劑容易發生藥害,其次不同作物對藥劑的敏感性也不同,再者作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藥劑的反應也不同,一般幼苗和孕穗開花階段容易產生藥害。另外,藥害與氣象條件如氣溫、日照等也有一定關系,一般高溫干旱、日照強烈或霧重、高濕等條件下用藥均易引起作物藥害。
七、混用藥物要謹慎
一是殺菌劑多為堿性農藥,故不能與遇堿性物質易分解失效的殺蟲劑混用,另外,二是混合后產生化學反應并致藥害的也不能亂混。只有少數殺菌劑與農藥混合后還能起到增效的作用。
八、規避抗藥性
長期使用單一的藥劑,會導致病原物產生抗藥性,為規避病害抗藥性,要在科學選用農藥的基礎上,切實做好不同類型的藥劑的交替(輪換)使用,嚴禁長期單獨使用一種農藥。
九、浸種要用乳濁液和溶液,不能用懸浮液,即可濕性粉劑不能用來浸種,浸種要掌握藥液濃度和浸種時間,操作不當會造成滅菌效果差或造成藥害。拌種時要求種子和藥粉都必須是干燥的,否則會造成拌種不均勻,產生藥害,影響種子的發芽率。藥粉用量一般占種子重量的0.2%~0.5%,拌種時藥劑和種子都要分成3~4批加入,然后適當旋轉拌種容器使之拌和均勻。
上一條: 峰極3號 | 引領潮流 續說傳奇
下一條: 除草劑使用時機您了解嗎?